陕西榆林个体户卖5斤芹菜被罚6.6万,督查发现当地类似处罚超20起
8月27日,陕西“”夫妇卖5斤芹菜遭罚6.6万”引发热议。榆林
据央视新闻视频报道,个体近日国务院督查组接到群众在“国务院互联网+督查平台”反映,户卖陕西榆林的斤芹一家个体户卖了5斤芹菜后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.6万元,督查组对此展开调查走访。菜被处罚超起
罗某夫妇经营一家蔬菜粮油店,罚万发现去年十月的督查当地一天,他们购进7斤芹菜。陕西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取2斤进行抽样检查。榆林一个月后,个体他们接到检验报告,户卖说这批芹菜检验不合格。斤芹
粮油蔬菜店主罗某表示,菜被处罚超起被告知芹菜不合格后,罚万发现要提供进货的票据,罗某称当时票据丢了,也找不到了。
涉案的7斤芹菜中,除2斤用于抽样检查,剩余的5斤,夫妇俩已经以每斤4元价格售出。
处罚决定书认定因涉案芹菜已售出,无购买者信息无法召回,罗某夫妇不能提供供货方许可证明及票据,不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,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,涉嫌经营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食品的行为,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,对其做出6.6万元的处罚。
粮油蔬菜店店主表示,自己也肯定有点错误, “但我得卖多少吨芹菜才能挣回6万多?”
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》规定,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,与违法行为的事实、性质、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。
面对督查人员,榆林市市场监督局副局长承认 “芹菜案”确实存在问题,在处罚上过罚不当。
查阅榆林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以来食品类行政处罚台账发现,针对小微市场主体的五十多起处罚中,罚款超过五万元的就有二十一起,而他们的案值只有几十或几百元。
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察组成员陈晓表示,执法不能只讲力度,市场监管部门在维护好市场秩序的同时,也要为小微主体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。
榆林市市场监管负责人表示,将更多通过责令、改正、批评、教育等措施,督促小微主体合规经营。
相关文章:
- 气温骤降+风力发电量减少 英国电力市场迎来首次冬季供应挑战
- 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五地开售:整存整取50元起存,利率可达4%
-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董事长林建明:人工智能向高阶决策智能跃迁,辅助人类做出决策,驱动企业降本增效
- 南京钢铁林锦斌:数字化是非常核心的利器和手段
-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通过设置签约环节等方式增强成果转化能力
- 视频|民生加银基金医药组组长王泳鑫:医药迎配置良机!医药何时乘风起?聚焦医疗板块的投资机会
- 潘功胜: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
- 汕梅高速将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,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
- 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沪举行,聚焦绿色、智慧、低碳等
- 极氪汽车回应是否调价: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