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银行副行长、外汇局局长潘功胜: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
◎记者 张琼斯
人民银行副行长、人民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,银行运行今年以来,副行受“高通胀”和“紧货币”影响,长外场国际金融市场,汇局汇市包括外汇市场,局长经历了剧烈震荡的潘功一年,中国外汇市场展现了较好的胜中韧性。
“中国外汇市场展现新特征,国外韧性不断增强。保持”潘功胜表示,稳健与前两次美元升值时期相比,人民202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指数波动的银行运行敏感性降低。从全球范围看,副行与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相比,长外场人民币贬值幅度处于平均水平。跨境资金流动虽有波动,但总体平稳有序。
潘功胜表示,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。今年以来,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普遍收益率上升、价格下跌,人民币债券成为少数价格稳定的金融资产。与其他新兴市场债券不同,人民币债券为准安全资产,风险收益特征与发达国家债券更接近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以我为主,利率和汇率走势相对独立,令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呈现较好分散化效果。
“向前看,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。”潘功胜表示,一方面,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风险上升,通胀仍高于政策目标,货币政策将总体维持紧缩,美元短期仍可能高位震荡,市场机构预测美元升值动能减弱、强升值周期或已接近尾声。另一方面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。前期稳定经济增长的多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,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动能。
潘功胜表示,金融部门出台了多项金融支持政策,配合房地产市场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,加大“保交楼”金融支持力度,保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,坚决阻断、弱化风险外溢,稳定市场预期与信心。
在他看来,上述政策较好地发挥了逆周期调节的作用,产生了积极的市场效果。他表示,将坚持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方针政策,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,远近结合,标本兼治,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未来,内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将有助于维护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。
潘功胜认为,从历史长周期看,全球宏观环境可能由“大缓和”走向“高波动”。20世纪80年代到2019年,全球宏观环境以低通胀、低波动为突出特征,可视为“大缓和时代”,但这一趋势在2021年已发生转变。疫情后主要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刺激政策提振了需求,但供应链扰动、劳动力市场紧张、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限制供给恢复,主要发达国家通胀远高于政策目标。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数据波动幅度大幅上升,全球宏观环境或步入“高波动时代”。
“由于通胀尚在高位而经济增长动能已放缓,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将面临稳增长和控通胀的两难权衡。”潘功胜表示。
相关文章:
- 万科抓紧窗口“储粮”,开启500亿发债计划
- 北交所成立一周年“成绩单”:110家上市企业融资超235亿元
-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:明年上半年或是最糟糕的时期
- 刘强东发内部信:兄弟们继续努力工作回报股东,他们很多都是普通百姓,用血汗钱来买股票
- 石药集团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46.24亿元同比上升14.5%
- 意大利内阁通过2023财年预算法案 侧重于应对能源危机
- 51个品种集采来袭!6亿市场大洗牌,石药、罗欣……成功突围,生物药国采步步逼近?
- 中通快递: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8.7亿元,同比增长63.1%
- 王滨被双开:与赖小民过从甚密,其弟王强“两进两出”华融
- 合盛硅业原总经理被审查起诉,公司表示尽最大努力追回损失,年内股价跌幅超25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