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轩高科李缜:电池原材料将供过于求 2025年锂短缺终结
3月26日,国轩高科供过董事长李缜26日在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,李缜料应对日益高涨的电池短缺需求,所有的原材于求电池原材料厂家都在积极扩产,供给量也在迅速增加。年锂到2025年,终结铁锂正极、国轩高科供过三元正极、李缜料负极材料前十位企业的电池短缺产能规划,分别达到546、原材于求267、年锂317万吨,终结都将远远供过于求。国轩高科供过
无论是李缜料三元正极、铁锂正极还是电池短缺负极材料,随着技术不断进步,开采能力不断增强。
“进一步细分这些资源,铁锂正极材料的前驱体,可用磷酸铁、钛白粉(副产物)或氧化铁等制成,我们的需求在百万吨级,而供给起步则是以亿吨级以上。”李缜表示,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主要是镍钴,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,但技术进步和替代战略使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,正逐步地适应市场的要求。比如,每公斤360瓦时三元半固态电池快速走向产业化,减少了对材料的用量。
李缜认为,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占比将逐步演变到6:4。预计铁锂正极材料2025年的需求量将会达到200万吨,2030年达到400万吨,三元正极材料到2025年达到130万吨,2030年达到260万吨。
由于电池原材料供应较为紧张,当前,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碳酸锂价格从年初5万元一吨上涨到年底的50万元一吨,一年时间价格上涨了10倍,这使电池企业和新能源车企承压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百人会上表示,去年下半年以来,动力电池材料价格快速增长,已经背离了供需,产生了非正常的增长。
万钢认为,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,提升电池材料供给水平,要围绕资源开采冶炼、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和回收利用系统建设。他还表示,应对锂、镍等原材料交易市场进行管理、畅通国际物流渠道,保障全球动力电池材料供应。
不过,在李缜看来,到2025年,中国的碳酸锂需求量预计达60万吨左右,未来五年,随着江西、四川和青海锂矿资源开采量提高以及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,进口锂资源需求量将会大幅减少。“到2025年,宜春将形成年产50万吨的锂开发,彻底终结中国锂短缺的情况。”李缜表示。
相关文章:
- 中国外运11月23日耗资约491.48万港元回购209.6万股
- A股也“爆冷”!“世界杯魔咒”下沪指收三连阳,这个更强的股市魔咒也被打破!
- 评论: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
- 罗伯特·艾格重返迪士尼CEO职位
-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:锂电相公司330家,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,充电桩100多家
-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小涓:数字贸易表现突出,强劲引领全球经济复苏
- 文化和旅游部: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点位不得开展社会艺术水平现场考级活动
- ST三盛拟5亿购天雄新材51%股权 标的6条产线资产已抵押
- 麦格理:维持海尔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47.9港元
- 醴陵的这则免费停车通告还算数吗?国企声明:原通告有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