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 智慧出行将改变什么?
(第五届进博会)深度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 智慧出行将改变什么?深度
中新社上海11月6日电 (记者 王恩博)无人驾驶、新能源风潮、丨第智能网联……随着各类新兴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,次工出行出行领域正愈加轻量、业革清洁、命袭智能。智慧
资料图。将改航拍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。深度 殷立勤 摄
第五届进博会期间,丨第多位业内人士在6日举行的次工出行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上指出,由此带来的业革一系列变化值得关注与期待。
有了人工智能、命袭5G等新科技手段“加持”,智慧智慧出行更新着人们的将改驾乘体验和出行方式。
用高通公司首席商务官吉姆?深度凯西的话说,汽车正成为“车轮上的联网计算机”。汽车连接到“云”上,更具沉浸感的座舱体验,电气化转型,先进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趋势,全新的出行服务和智慧交通系统——以上所有都在改变人们的驾乘和出行体验。
他举例说,5G带来先进的高速连接,赋能了全新的多用户车内体验,包括基于“云端”的视频串流和在线游戏。能够在汽车、用户和地点之间实现快速可靠的上传、处理和发送。此外,5G还为自动驾驶铺平道路,让汽车更安全便捷、更具生产力。
随着智慧出行在全球范围的需求不断增长,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认为,这有望改变传统交通模式,颠覆原有个人和公共出行方式,更安全、更智能、更可持续地整合信息、技术、基础设施、车辆和用户,同时改善地方及区域交通状况,带来社会效益。
在智能化与新能源两大发展方向引领下,历史悠久的汽车行业也将迎来“洗牌”。
新能源汽车已成大势所趋。以中国市场为例,201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.28万辆,2021年跃升至352.1万辆。截至今年9月,中汽车保有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。
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(中国·北京)主任武雅斌注意到,本届进博会汽车展区中,奔驰、宝马等德国企业,以及众多日本、韩国企业都带来了其氢能源电池整车。
摩根大通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副行长及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黄健表示,随着电池成本下降、充电设施不断完善,以及政策强有力的支持,就中长期趋势而言,看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需求发展。据该公司预计,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46.3%。
从车险这个侧面也能观察到变革的深入。近年来,中国出台了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《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政策。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越透露,在此背景下,太保目前已为超过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逾2万亿元人民币保险保障。他感叹道,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犹如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展望未来,智慧出行激发的无限可能,还有望持续拓展各领域发展空间。
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例,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指出,这不仅能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,而且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升级,发展潜力巨大。
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格尔德·穆勒亦表示,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正引领汽车制造业变革。与此同时,各方需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使世界走上更加绿色的出行之路。他强调,汽车行业对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至关重要。
“智慧出行仅仅是一个开始。”常启德预计,随着新技术、大数据和物联网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,未来10年将出现更多创新。互联供应链、M2M通信、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的不断发展,将促进供应链控制能力、可视性和响应能力更上一层楼。这为各种非传统和跨行业参与者的未来合作伙伴关系开拓了空间。(完)
相关文章:
- 工信部最新发声!388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A股上市 第四批企业名单即将发布
- 理财公司探索“专精特新”新蓝海 产品“破净”尴尬如何缓解
- 山西对临汾尧都区“9·6”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
- 加密货币做市商Wintermute遭黑客攻击,损失约1.6亿美元
- 威胜控股:11月夺得累计价值约4亿元海外合同
- 小米高端机11系列屡曝质量问题,售后新政“只修主板不换机”引用户不满
- 无网不怕失联!华为Mate 50系列北斗卫星消息今起公测
- 乘联会:上周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33.1万辆 环比增长43%
- 上海:超2200亿元减税降费“送活水”“增信心”
- 欧盟地区面包价格上涨18%,能源短缺,民众被迫“穿越”回烧柴取暖时代
- 泰达宏利基金王鹏:做具备“全天候作战”能力的景气投资战将
- 北大教授孙祁祥: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,提供免费服务
- 本周17只新股闯关IPO,中芯集成拟科创板募资125亿元
- 麦卡锡“上岗”前对华秀强硬,声称将成立“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”
- 转型艰难!ZOOM第三财季营收创史上最低、下调全年收入预测,盘后跌5%
- 拳头游戏公布《英雄联盟手游》电竞计划:将聚焦亚洲市场,明年举办亚洲联赛
- 百度第三季度营收325.4亿元 净利润超市场预期达到58.9亿元
- 美国加州急于淘汰燃油车,却让电动车反复陷入停电危机中
- 债市风波暂平 短债理财“转危为安”
- 腾讯控股11月23日斥资约3.52亿港元回购125万股